APP图示

摩根体育APP

覆盖赛事数据、直播互动,一站式体育服务。摩根综合体育官方网站及摩根体育官网,为全球用户提供便捷、专业、高效的数字服务支持。

热点追踪 | 北京冬奥会为何成为史上最"绿色"的奥运盛会?

发布于 2025-05-25 00:22 | 栏目:行业新闻
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闭幕式上称赞北京冬奥会"真正无与伦比"时,他特意提到了那个被聚光灯忽略的细节——全部场馆100%使用绿电。这场在零下20℃严寒中举办的冰雪盛宴,竟以碳中和成绩单刷新了奥运史。从张北草原的风车到首钢园的滑雪大跳台,中国究竟如何把"可持续"三个字刻进了每块奖牌的背面?

 

【冰丝带里藏着的黑科技】
国家速滑馆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,让这块"最快的冰"同时成为最环保的冰。相比传统制冷剂,这项技术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3900辆汽车停开一年。美国NBC记者在体验报道时发现,场馆温度分层控制系统能让观众席保持16℃的同时,冰面温度精确维持在-7℃。更绝的是,制冰产生的余热直接变成了运动员淋浴的热水,这种"吃干榨净"的能源利用模式,连国际奥委会可持续发展主任都直呼"教科书级案例"。

配图1



【钢架雪车与工业遗址的魔幻共生】
首钢滑雪大跳台背后那些沉默的冷却塔,可能是本届冬奥会最震撼的视觉符号。把冬奥场馆塞进老工业区,这个大胆构想最初让国际雪联技术官员捏了把汗。但实测数据显示,利用原有地形建造的赛道,比新建场地减少4.2万吨钢材消耗。比利时运动员Kim Meylemans在社交媒体晒出"核电站"背景的自拍时,恐怕没想到她腾空的瞬间,正踩着首钢转型的百年历史。这种城市更新模式,后来被写进国际奥委会《遗产报告》最佳实践案例。

配图2



【氢能火炬点燃的能源革命】
开幕式上那朵"微火"引发的争议,随着赛事推进变成了惊艳。中国自主研发的高压储氢火炬,在张家口赛区经受住了零下30℃的考验。更关键的是,整个赛事期间运行的816辆氢燃料电池车,累计减碳相当于种下120万棵树。日本共同社记者在崇礼赛场发现,这些"只排水不排碳"的接驳车,加氢时间竟比电动车充电还快3分钟。当挪威代表团租用的大巴也换上氢能源时,这场悄然的交通能源变革已经超出赛事本身意义。

配图3



下次当你看到运动员在"绿电"冰面上破纪录时,不妨注意下他们头盔映出的光伏板反光——那才是当代奥林匹克最珍贵的奖章。如果对冬奥遗产利用感兴趣,可以追踪首钢园北区改造进度,这个"城市更新实验室"正在把冬奥经验复制到商业综合体与全民健身场所。